如何透過中央輪胎充氣系統提升作物產量
避免土壤壓實
避免土壤壓實與提升水分滲透是農場最大化作物產量的兩大重要因素。寶馬的中央輪胎充氣系統(CTIS)是一種智慧方式,能輕鬆調整曳引機胎壓,以降低土壤壓實並改善燃油效率。近期,AGCO全球農藝與農場解決方案團隊進行田間試驗,探討使用寶馬 CTIS 在不同胎壓下行駛對土壤壓實與燃油效率的影響。本文將分享該研究結果及其對提升作物產量與燃油消耗改善的意義。
正確曳引機胎壓的重要性
在田間以正確的胎壓駕駛曳引機,有助於將曳引機的重量分散在更大的接觸面積上,從而減少土壤壓實。這也能提升牽引力並減少打滑,進而改善燃油效率。胎壓降低與產量增加之間存在直接關聯,但產量的提升幅度會因土壤類型、土壤濕度與軸重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什麼是中央輪胎充氣系統?
輪胎充氣系統利用曳引機的壓縮機監測並調整輪胎壓力。透過寶馬中央輪胎充氣系統(CTIS),可從智能觸控終端設定正確的胎壓,曳引機會依操作員選擇的壓力自動為輪胎充氣或放氣。
輪胎充氣系統與作物產量提升—目前的證據
有些研究顯示,使用輪胎充氣系統行駛可將土壤壓實減少多達30%,相比於使用標準胎壓。一項由普渡大學進行的研究發現,透過輪胎充氣系統降低土壤壓實,可使大豆產量每公頃增加30至100公斤。另一本《農業科學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使用輪胎充氣系統相較標準胎壓,春大麥產量可顯著提升高達11%。《農業工程研究期刊》刊載的研究則發現,在測試地塊中,曳引機配備輪胎充氣系統可減少土壤壓實,並使冬小麥產量提高最多8%。
AGCO 全球農藝與農場解決方案團隊的研究
2023年10月,AGCO全球農藝與農場解決方案團隊進行田間試驗,測試不同胎壓對田間作業效率、土壤壓實及燃油效率的影響。試驗使用寶馬Valtra Q305曳引機搭載中央輪胎充氣系統(CTIS),調整三種不同胎壓:0.6巴、1.6巴與2.0巴。試驗使用5米寬的主耕耙,作業深度設定為20公分。每個測試區塊涵蓋整個田區,透過寶馬導航系統(Valtra Guide)將測試區塊設定為每三道行走一次,確保所有土壤類型與田地地形均包含於各測試區塊。每道作業結果皆被分析並匯總,以提供不同胎壓影響的代表性分析。為確保一致性,試驗方法採用標準化操作,包括使用寶馬智能轉向(SmartTurn)、寶馬導航系統、標準配重及20公分耕作深度。試驗輪胎為Bridgestone VF600/70 R30及VF710/70 R42。試驗於2023年在丹麥一塊18公頃的田地進行,土壤類型為砂壤土,並有黏壤土覆蓋的丘陵地帶。
描述 |
低胎壓 |
農民實際使用的胎壓 |
高胎壓 |
|
最低建議胎壓 |
根據普利司通(Bridgestone)的研究,農民最常使用的胎壓為多少? |
高負載與高速道路運輸的胎壓 |
||
數據 |
||||
輪胎氣壓 |
巴 |
0,6巴 |
1,6巴 |
2,0巴 |
前軸負載 |
公斤 |
7020 |
7020 |
7020 |
後軸負載 |
公斤 |
6350 |
6350 |
6350 |
作業機軸負載 |
公斤 |
6760 |
6760 |
6760 |
靜態前後軸負重比例 |
% / % |
52% / 48% |
52% / 48% |
52% / 48% |
動態前後軸負重比例估算 |
% / % |
42% / 58% |
42% / 58% |
42% / 58% |
使用寶馬中央輪胎充氣系統的好處
研究發現,使用中央輪胎充氣系統(CTIS)能降低車輪打滑,提升1.8%的田間作業效率。與不調整胎壓相比,土壤壓實深度減少了17%。該研究負責人、AGCO農藝專家Jens Christian Jensen強調這兩項指標對提升作物產量的重要性:「土壤壓實每年會使產量潛力降低3-5%,利用CTIS系統能幫助農民減少這種產量損失。」

快速資訊: 因減少土壤壓實而帶來的1%產量提升,價值約21歐元/公頃。
研究還發現,使用正確的胎壓能提升燃油效率。在0.6巴胎壓下,記錄的燃油效率為每公頃12.1公升,而對照組1.6巴則為每公頃13.1公升。以100公頃農場計算,每次耕作可節省約100公升燃油。
圖表 1 圖表 2
胎壓與田間作業效率的關係 胎壓與燃油效率的關係
以每小時公頃數衡量,胎壓設定為0.6、1.6及2.0巴。 以每公頃作業所使用的燃油公升數衡量,胎壓設 定為0.6、1.6及2.0巴。
圖表 3 圖表 4
胎壓與土壤壓實深度的關係 胎壓與運輸燃油經濟性的關係
以壓實深度(公分)衡量,胎壓設定為0.6、1.6 以每公升燃油可行駛公里數衡量,胎壓設定為1.6及2.0巴。 及2.0巴。測試路線為38公里鄉村道路,配備作 業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