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提升農民的健康與安全

職場健康與安全對所有從事農業工作的人來說都是重要的考量。歐洲聯盟統計局(Eurostat)估計,歐洲從事農業(包括季節性及移工)的人數多達約 2050 萬。平均每年在歐盟農業與林業部門中,約有 500 起致命事故與 15 萬起非致命事故被通報。我們先前曾指出,連續工作 14 天的農務風險相當於一次跳傘。

農民在辨識即時危險與評估風險方面越來越進步,然而仍有許多慢性或長期健康風險可能被忽視。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們將介紹幾種保護您長期健康的方法,以及寶馬為提升工作場所健康與安全所設計的獨特功能。

農民的主要職業風險

來自操作機械與畜牧工作的即時風險,仍是農業部門致命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據歐洲職業安全與健康署的統計分析,農業中事故致死的主要原因包括:

  • 交通運輸
  • 高處墜落
  • 被移動或掉落物體擊中,例如機械設備、草捆等
  • 處理牲畜
  • 與機械接觸

除了這些即時且具重大影響的風險外,還存在許多隱藏的長期風險與危害,往往未被察覺。根據歐洲統計局調查,超過60%的農業工作者報告有某種限制性的慢性疾病或心臟病。慢性疾病的主要成因包括:

  • 肌肉骨骼疾病,例如關節與背部疼痛、扭傷等
  • 皮膚癌
  • 壓力與心理健康問題

農業中的交通運輸風險

農業交通運輸的兩大主要風險是被車輛輾過以及車輛翻覆。當在場區內移動或穿越道路交叉口時,前方安裝的作業機具可能會限制視野。寶馬第五代曳引機採用陡斜的引擎蓋設計,讓駕駛能清楚看到前方空間,大幅提升視野安全。

在寶馬委託的一項近期獨立研究中,新款 Q 系列曳引機在駕駛視野方面,相較於同馬力級距的競爭對手,能讓駕駛更接近地面約 20%。該研究同時比較了兩款曳引機駕駛艙的玻璃面積及擋風玻璃雨刷系統。結果顯示,寶馬擁有顯著更大的窗戶面積,雨刷擺動角度更寬(前方 270 度,側面 180 度),因此雨刷可清理的區域也更大。這不僅有助於駕駛更自信且精準地作業,也提升了對潛在危險的可視性。

科技解決方案日益被應用於協助農民維持工作安全。許多農民發現,安裝於曳引機上的攝影機能有效監控作業及潛在危險。其中一項技術方案是 Unlimited VIEW。該系統利用前後攝影機提升駕駛的視野角度,並透過人工智慧(AI)自動偵測經過曳引機前方的物體,並發出警示提醒駕駛。

請觀看這段影片,了解寶馬 Unlimited VIEW 的優勢。

連結 : https://youtu.be/aWsVtSWTXHg

減少農民與曳引機駕駛的痠痛不適

許多農民與曳引機駕駛的長期健康問題,源自駕駛艙的人體工學設計不良。為了觀察作業機具和工作情況,駕駛常需不斷扭轉身體,容易引發肌肉骨骼疾病。寶馬曳引機提供多種改善姿勢與工作環境的方案,例如雙向駕駛系統 TwinTrac,讓駕駛輕鬆將座椅旋轉 180 度,提供對後方作業機具的良好視野,避免頻繁扭轉身體。寶馬一向重視駕駛的舒適度及健康安全,事實上,寶馬在 1986 年即率先於工廠直接提供此種倒駛解決方案。您可以在我們的 TwinTrac 歷史部落格中閱讀更多相關資訊。另一項寶馬獨特功能是天窗視野駕駛艙,搭載大型聚碳酸酯透明窗及雨刷,能提供無與倫比的起重機和側邊作業機具視野,幫助駕駛維持良好姿勢,減輕頸部負擔。該駕駛艙同時通過完全抗落物防護(FOPS)認證,提升安全性。

以下是產品專家 Timo Mattila 對雙向駕駛系統 TwinTrac 發展歷程的概述。

連結 : https://youtu.be/DlpeVOF44Ec

現今,現代科技也能提升視野並減少駕駛艙內不便的扭轉動作。除了前述的 Unlimited VIEW 及工廠提供的後視攝影機外,寶馬客製化工坊還能依客戶需求,在寶馬曳引機任意位置安裝攝影機。攝影機影像可顯示於 SmartTouch 9 吋觸控螢幕上,而 SmartTouch Extend 第二螢幕則允許駕駛在作業時同時觀看攝影機畫面及使用 ISOBUS 應用程式。

長時間坐在設計不良的曳引機駕駛艙內,容易導致背痛等肌肉骨骼疾病。良好的支撐與懸吊系統能大幅提升駕駛舒適度。寶馬曳引機已採用 AIRES 氣壓式前軸懸吊超過 20 年。氣壓懸吊不受溫度變化影響,確保駕駛在各種天候下都能享有平穩的乘坐體驗。

疲勞與心理壓力

農務工作繁重且充滿壓力。歐洲職業安全與健康署指出,農民面臨的主要壓力來源包括氣候變遷的不確定性、財務憂慮、日益嚴格的法規與行政負擔,以及鄉村犯罪。這些壓力常常讓原本已經艱難的工作更加困難。幸運的是,許多科技能夠提供幫助。寶馬的科技農業技術以易於操作著稱,能大幅減輕田間作業的壓力。

寶馬導航系統

透過使用寶馬導航系統自動導航功能,您可以減輕在作業時保持直線行駛的壓力,並確保成果的一致性。該系統會自動操控曳引機,讓您能專注於作業機具與工作本身。同時,可能導致產量降低及成本增加的重疊區域也會自動消除。

自動駕駛與智能轉向

自動駕駛(Auto U-Pilot)與智能轉向(SmartTurn)利用寶馬導航系統,實現全自動的田間駕駛體驗。當曳引機抵達田地邊界時,系統會自動執行邊界作業序列並完成轉彎,減輕駕駛判斷作業機具是否越過邊界並執行相關操作的壓力。

影片連結 : https://youtu.be/aC5XKMUpbgg

區段控制搭配多臂噴灑及變量施肥控制

這些科技農業技術消除了施藥與播種作業中的猜測。透過處方地圖,變量施肥控制會自動將適量的產品施用於田地的適當區域,顯著減輕操作人員需不斷調整流量的壓力。搭配多臂噴灑的區段控制,當噴灑臂或播種機跨越田地邊界時,會自動關閉噴灑或播種的特定區段,降低遺漏或重疊施作而造成產量下降的風險。

TaskDoc Pro 任務記錄專業系統

農業正快速變化。新的法規與立法經常要求更多的農場作業報告,這對部分農民來說可能是相當大的壓力來源。寶馬的 TaskDoc Pro 能減少資料蒐集與整理的手動工作,任務設定及傳輸至曳引機的過程更加簡化。作業結束後,曳引機所收集的所有資料可以傳送至農場管理資訊系統(FMIS),並自動生成文件。這樣節省的時間,農民可以用來繼續田間作業,或用來休息與充電。

影片連結 : https://youtu.be/4Y3PLUkm96I

農民的健康與安全

農民與曳引機駕駛面臨許多可能影響健康的挑戰,從被移動中的機械撞擊等即時威脅,到因不良工作環境引發的長期健康問題,寶馬提供多種解決方案以改善農民的工作條件。AGCO 零件與服務也擁有豐富的資源,幫助提升農場的健康與安全。

先在模擬器測試,再進入實驗室,最後進行田間實地驗證

Antti Korolainen 與 Harri Pietiläinen 正在寒冷實驗室中測試一台曳引機。曳引機在測試平台上運行,工程師們則在玻璃隔間後方觀察測試結果。

世界在變,曳引機也在變,曳引機的產品開發也隨著科技腳步而改變。模擬器日益被用來測試新款曳引機及其零組件。這些模擬器並非取代實驗室或田間測試,而是成為其有力輔助。經過模擬器測試的曳引機,在進入實驗室或田間試驗時,準備程度更高,更加成熟。

寶馬位於 Suolahti 的產品開發實驗室讓人聯想到詹姆斯·龐德電影中 Q 先生的工作室。環顧四周,這裡展示了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曳引機技術的發展。工程中心內設有設計工作室、煞車測試台、半無響靜音室、低溫室、鹽霧試驗箱、振動測試台、大型3D列印機,以及能將曳引機撕裂的液壓振動器。當然,這並非聰明的測試方式;液壓振動器通常用於對曳引機車架或升降裝置進行數月的長時間振動測試。

「模擬器的角色日益重要,而我們寶馬在這一領域幾乎處於領先地位。虛擬測試讓我們能在製造第一台原型機之前,就對新款曳引機及其零組件進行測試。當相同測試接著在實際的傳動系統、引擎或駕駛艙上進行時,我們便能將結果用於進一步開發和優化我們的模擬器,」工程總監 Henry Palonen 表示。

虛擬測試相較於實體測試,能進行更多次的反覆驗證。測試週期遠比實際操作快得多,例如對某個模組進行改良的規劃、零件訂購、組裝、測試,然後根據結果進行調整。以原型機為例,這些過程可能需耗費數月甚至一年時間,而使用模擬器則可能只需幾週甚至幾天。

模擬器的角色持續提升。圖中顯示的是利用模擬器測試駕駛艙車架的扭力剛性。

平行測試而非漸進式測試

測試單一模組比起測試整台曳引機更有效率。引擎、傳動系統和駕駛艙都可以同時進行虛擬或實驗室測試。如果全部安裝在原型曳引機上,引擎測試就必須等傳動系統測試完成後才能進行。然而,最終產品——曳引機,仍然必須經過仔細測試。

Palonen 說明:「整體的產品開發流程並沒有比以前縮短,因為曳引機變得更加複雜,但我們能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更多測試。」

寶馬的工程團隊與母公司 AGCO 旗下另外 29 個工程中心密切合作。AGCO 總共有 2500 人從事產品開發工作,其中包括 Suolahti 的 200 名員工。此外,還有數百名人員在工程公司及供應商等相關單位,參與與寶馬相關的產品開發專案。

Palonen 表示:「寶馬位於 Suolahti 的工程中心具備從頭到尾設計整台曳引機的資源。然而,每台寶馬曳引機也會使用其他地方設計的零件,反之,其他 AGCO 品牌的曳引機也會使用我們設計的零件。例如,為不同品牌設計三款略有差異的後連桿,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現在由一個團隊專注設計此零件,另外兩個團隊則能專注於設計對客戶更有用的產品。」

未來不久,Suolahti 將新建一座設計工作室及「四季」測試室。目前的低溫室僅能模擬冰點溫度,但當強大曳引機運作時,溫度難以保持穩定。在新的實驗室中,所需的溫度將維持恆定,且能模擬所需的濕度和風力條件。

工業設計師 Henri Hokkanen 正在製作操控扶手的塑膠模型。設計工作室中使用大量塑膠、木材和3D列印零件,打造未來曳引機與駕駛艙的全尺寸實體模型。

Jan-Erik Karjula 在測試平台上操作曳引機。測試結果將用於進一步改良曳引機與模擬器。

Geo-Bird 應用程式讓生成最佳化行駛路線變得簡單方便

Geo-Bird 是一款全新應用程式,利用人工智慧在任何田地上生成最高效的行駛路線。Geo-Bird 採用線上運作,且完全免費。註冊用戶可以將田地規劃與行駛路線儲存在系統中,未註冊的使用者也能直接使用,但此時田地規劃與路線必須即時使用。Geo-Bird 生成的最佳化行駛路線可用於所有配備支援標準檔案格式終端機的曳引機與機具。

「使用 Geo-Bird,農民可以自行繪製田地邊界,或從作物規劃軟體匯入邊界資料。Geo-Bird 的人工智慧能在短短幾秒內計算出三種最有效率的行駛路線選項。這些最佳化路線可依照不同標準進行比較,例如轉彎次數、行駛距離、轉彎區域的重疊率、田地的壓實程度以及總耗時。農民即可選擇自己偏好的路線,或自行建立 A-B 方式路線。當找到最佳路線後,可透過 USB 隨身碟將路線傳輸至曳引機,未來還能實現無線傳輸,」寶馬產品專家 Johan Grotell 表示。

即使是在熟悉的田地上,Geo-Bird 所產生的結果也可能讓農民感到驚喜,因為它能找出比傳統使用的路線更有效率的行駛路線。Geo-Bird 同時促進了科技農業中的控製性交通耕作,透過每年使用相同路線來避免對土壤造成損害。

Geo-Bird 可免費使用,網址為 www.geo-bird.com

Geo-Bird 的人工智慧免費規劃最有效率的行駛路線,且產生的結果不僅能用於寶馬曳引機,也適用於其他品牌的機具。

以不同凡響為志業的熱情

作者:Tommi Pitenius

十年前,位於 Suolahti 曳引機工廠的幾位富有創意的工程師與技術人員,開始嘗試看看是否能為曳引機配備更多選項與配件。寶馬客製化工坊最初只是個謹慎的實驗,然而它的受歡迎程度連創始人都感到驚訝。如今,在 Suolahti 工廠製造的曳引機中,有三分之一配備了客製化工坊的選項。

寶馬客製化工坊已根據個別客戶的需求與特定任務,打造出數千台獨一無二的曳引機,應用範圍涵蓋道路養護、林業工程、機場作業以及國防部隊。

Unlimited 營運經理 Petri Loukiala 從小在農場長大,最初加入寶馬時是引擎部門的產品開發團隊成員。他對寶馬根據客戶訂單盡可能量身打造曳引機的方式深感著迷。

Loukiala 回憶道:「當時我們萌生了一個想法,將客製化與客戶服務推向更高層次,做到完全個人化。如果客戶能直接從工廠取得所有所需的配件與設備會怎麼樣?公司內部很快就同意展開調查,看看這樣的服務是否有市場需求。結果在啟動的最初幾個月內,我們就陸續接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詢問,儘管一開始的計畫只是想在芬蘭先做試點。」

起初,沒有任何設施、工具,甚至連工人都沒有。曾考慮過其他名稱,例如客製設備中心(Custom Equipment Center)和 VIP,但「Unlimited」這名稱最能清楚表達其意涵。這個構想是為不同國家及不同承包作業任務打造專屬的曳引機。

「我來自工廠附近的一個農場,但剛來這裡工作時,對寶馬幾乎一無所知,」Unlimited 客製化工坊的首位技術員 Johan Oikari 說道。「最初的日子很艱難,我們只能在廠房角落用藍色帆布圍起來的區域製作客製零件。後來我們搬到更大的場地,又換了更大的,現在連這些地方也漸漸不敷使用。這裡工作最棒的地方,是能收到客戶的回饋、工作內容多樣化,以及我們優秀的團隊。」

個別訂製曳引機與小批量生產

寶馬客製化工坊因打造完全客製化的曳引機而聞名。有位農夫特別為他的曳引機訂製了專用踏板,避免他的狗在爬上駕駛艙時弄傷爪子。年輕農民組織則訂製了一台醒目的粉紅色曳引機,搭配拖車拖著熱水浴池巡迴全國推廣農業。不過,現今大多數的客製化曳引機屬於一種小批量生產型態。

Loukiala 表示:「例如,國防部隊可能會訂購數十甚至數百台配置相似的曳引機;大型承包商或道路管理機構則可能每年訂購類似的曳引機來進行道路養護工作。即使客戶是不同的承包商,對於林業、機場或道路養護作業,通常也會採用相似的解決方案。」

現今,寶馬客製化工坊不再全盤自行作業,而是善用廣泛的合作夥伴網絡。

視覺型智慧電子警示系統:機器視覺如同電子眼般持續監控車輛與行人

聽起來是否很熟悉?您正駕駛曳引機駛入主要道路,但在路口時,視線被柵欄、植被或其他障礙物遮擋。或許您在前方裝有割草機或除雪鏟,車頭已經伸出到馬路中央,您卻還無法從駕駛艙側邊清楚看見路況。

Unlimited VIEW 是一項全新功能,透過攝影機與機器視覺來解決上述問題。系統可搭配高解析度攝影機,例如安裝於前方作業機具的兩側,或作為拖車後方的倒車攝影機使用。當有其他車輛、行人或自行車進入攝影機視野時,機器視覺會自動辨識,並透過聲響警報與螢幕上的視覺符號,提醒曳引機操作人員。如在雖然擁擠但仍安全的環境中,也可選擇關閉聲響警報。

Unlimited VIEW 可作為選配項目,透過寶馬客製化工坊提供,適用於具備 ISOBUS 作業機具管理功能的 N 系列、T 系列與 Q 系列寶馬曳引機。此套件包含三個攝影機與一個獨立顯示螢幕,透過連接線提供電源及高解析影像,讓機器視覺能夠進行辨識。Unlimited VIEW 不僅提升安全性,也讓曳引機作業更輕鬆、更迅速。

寶馬如何透過創新的數位分身技術提升客戶體驗

寶馬的數位分身由寶馬軟體驗證團隊開發,旨在讓軟體開發與測試能在專案的更早階段就展開。

目前,寶馬更進一步,打造出可用於訓練與客戶展示用途的數位分身版本。

這套數位分身是以 Mathworks 工具打造的模擬模型,具備即時運算與離線操作能力,能以多種全新方式支援軟體的開發與測試。

高精度數位模擬技術,用於軟體開發與驗證

所有功能皆以高精度方式模擬,旨在支援軟體開發與驗證。此模擬模型涵蓋了機械中多項功能的模擬,例如傳動系統、油壓系統與氣壓系統等皆可進行模擬。

透過將多體模擬加入數位分身中,我們大幅提升了測試中機械的動態真實度,並實現了不同的前端應用可能性。這項功能由寶馬驗證團隊的一位實習生使用 Unreal Engine 5 開發完成,雖為選配功能,但已被證實是軟體開發與驗證中的極佳工具。

在驗證與開發過程中,前端視覺背後所運行的模擬系統才是真正的關鍵。我們可以靈活結合硬體與軟體模組,以提升開發效率與敏捷性。

那麼,數位分身未來可以實現什麼?潛力無窮,無限可能!

更多可能性,為客戶體驗、訓練與教育帶來全面升級。

當寶馬產品行銷團隊首次測試數位分身時,出現了一個問題:這項技術是否也能作為訓練與測試平台,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經過一番研究並與軟體開發團隊合作後,一個專用裝置於 2023 年 Agritechnica 展會上正式亮相。這個問題最終促成了數位分身的一項衍生產品,其應用潛力幾乎無上限。

這款訓練版本的數位分身可廣泛應用於多種情境,例如業務人員訓練、客戶操作導覽、與學校的合作教育等。

這項在 Agritechnica 展出的衍生專案,正是創新數位分身技術高度靈活性的最佳典範。

數位分身的這個衍生專案相對容易建立。由一名軟體開發人員與一名模型開發人員花費兩個工作天完成,寶馬內部團隊則花約兩天時間準備前端介面。投入相當有限的工時,我們便能將這項衍生產品發展成適用於多種用途的實用工具,超越原始數位分身的範疇。

寶馬數位分身亮相 Agritechnica

寶馬的訓練用數位分身駕駛艙模擬裝置展出於 Agritechnica 展會的 20 號館 39B 攤位。參觀者可親自體驗數位分身模擬器,感受寶馬如何運用這項最新的數位工具。

寶馬的研發部門

觀看以下影片,深入了解寶馬創新的研發成果。
連結 : https://youtu.be/Ja6NTwYxYT8

科技農業的未來仰賴對話與教育

近年來,科技農業迅速發展,並被許多農民採用為首選的耕作方式。然而,仍有部分農民對科技農業在農藝與永續效益上的優勢採取較為保守的態度。最近,我們邀請了科技農業專家承包商 Christel Thijssen 參訪寶馬工廠,並請他分享對科技農業採用的看法。

Christel Thijssen 是荷蘭 Loonbedrijf Thijssen 農業承包公司的負責人,該公司專注於科技農業領域。Christel 多年來一直使用寶馬的科技農業技術,如寶馬導航系統、區塊控制與寶馬變率控制。他擁有各型寶馬曳引機超過20年,最近使用的是寶馬 T175 Direct。在他的客戶見證中,他說明如何利用空拍無人機作物分析、土壤取樣與精準施肥系統,為客戶提供科技農業服務,最多可節省70%至80%的肥料與植保產品使用量。

為什麼有些農民對採用科技農業反應較慢?

Christel 注意到越來越多客戶願意採用他的科技農業服務,但他表示部分年長農民仍然較為保守。他說:「在家族農場裡,通常是父親習慣用傳統方式耕作,而兒子則較願意嘗試精準農業。但我們不能等到下一代接手農場,我們必須現在就行動。」他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傳統觀念與對科技農業缺乏了解所致。Christel 採取合作的方式與客戶溝通,說明科技農業在降低投入成本、提升作物健康和產量上的好處,並與客戶共同做出決策。不過,他也認為更廣泛的教育與資訊普及將會帶來更多助益。

Christel 指出,應該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採取教育推廣的方式,但目前存在潛在的利益衝突。例如,他提到有些投入品供應商並未完全支持科技農業,他說:「他們會說『不要相信關於精準農業的所有說法』,並建議農民堅持傳統方式。但我告訴大家,我們可以節省 70% 到 90% 的肥料和農藥投入。這對供應商來說,意味著銷售量會下降。」意見分歧很多,農民必須從中辨別真偽。他認為,如果農民、機械製造商與投入品供應商能夠建立公開且具建設性的對話機制,整合生態系統的力量,將有助於消除雜音,讓更多農民了解並接受科技農業。

缺乏對農民的政治支持

政治壓力日益加劇,對農民的生計和健康造成了負面影響。Christel 認為科技農業在減少投入同時優化產量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他也感覺農民被要求承擔太多。他以農業術語解釋自己的看法:「你不能只是一味施肥,期待作物持續成長,土壤也需要休息。精準施肥能在需要的時間,把適量肥料施於適當位置。對農民或承包商來說,也一樣,不能一直靠喝能量飲料撐下去工作,你需要更聰明地工作並適時休息,才能保持隔天繼續工作。」科技農業技術有潛力降低駕駛壓力並提升工作效率,但除了需要財務投入購買新設備外,農民還必須有時間學習新技術與原理。在如此沉重的負擔下,額外的時間並不容易取得。

健康的食物、健康的環境、健康的人…當然還有健康的農民!

Christel 也認識到,當本地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時,政治支持是必要的。他說:「荷蘭和歐洲的食物品質很好,但農民需要支持才能維持生計並繼續耕作。如果農民只是永續耕作但無法獲利,他們很快就無法繼續農業工作。我們需要生產健康的食物,維護健康的環境和人類……但我們農民與承包商也希望自己能保持健康。」這樣的理念在 2023 年舉辦的寶馬永續發展日活動中,獲得了來自永續食物生產生態系統夥伴的強力支持。

科技農業的未來

Christel 認為,目前寶馬所提供的科技農業技術非常符合他作為科技農業承包商的需求。他也認為,若要讓科技農業更廣泛被採用,教育推廣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像 Christel Thijssen 與自己客戶所採取的對話與合作方式,將能達到最理想的成效。

歡迎造訪我們的技術專頁,深入了解寶馬的科技農業技術如何節省投入資源、降低油耗,並減輕駕駛疲勞。

科技農業如何自我回本

在當今快速演變的農業環境中,投資科技農業技術已不僅是潮流,而是必要之舉。採用先進技術為提升效率、永續經營與獲利能力提供了明確的途徑。本篇文章將探討為何投資最優秀的科技農業技術是明智之選,以及它如何透過顯著的成本節省和投資回報提升,實現自我回本。

本篇文章內容包括:

  • 技術如何在短短兩個耕作季節內實現自我回本

  • 如何節省高達80%的化學投入品

  • 一座種植750公頃小麥的農場每年可節省11,250公斤肥料

  • 一位挪威農民如何在一年內節省3,500歐元

  • 一位芬蘭農民如何延長其使用22年的曳引機壽命

科技農業的必要性與優勢

科技農業,也稱為精準農業,運用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變速施肥技術、ISOBUS、遙測技術及數據分析等先進科技,來優化農業作業。這些技術使農民能夠依據數據做出決策,節省時間、減少浪費並提升產量。根據 Markets and Markets 的報告,全球科技農業市場預計到2028年將成長至258億美元,反映出這些技術日益廣泛的採用。

成本節省與效率提升

投資科技農業技術最具說服力的理由之一是其潛在的成本節省。透過精準工具,農民能更精確地施用水分、肥料和農藥,減少浪費並降低成本。例如,寶馬的變速率控制(Variable Rate Control)能根據預先規劃的處方地圖,自動調整投入資源的施用量,確保田地的每個區域都獲得最佳劑量,進而提升作物管理和產量。科技農業承包商 Christel Thijssen 利用先進的作物監測技術來規劃處方地圖。他估計透過使用寶馬的變速率控制及其他技術,已成功減少多達80%的化學投入品。

使用基於GPS的自動駕駛系統,例如寶馬導航系統(Valtra Guide),可有效減少田間作業中的重疊與漏作,進一步降低燃料與人力成本。歐洲議會研究服務科學前瞻單位的研究顯示,自動轉向系統可節省2%至10%的燃料。結合寶馬導航系統與自動副駕駛(Auto U-Pilot),寶馬智能轉向(SmartTurn)實現全自動田間駕駛,並提供四種轉向模式選擇,幫助減輕駕駛負擔,同時降低田邊區域的土壤壓實與土壤黏附現象。

成本節省與效率提升通常是累積效果。農民同時使用多種科技農業技術時,能節省更多成本,以下範例說明:一位農民使用作業寬度為24公尺的施肥機在小麥田施肥,施肥量為每公頃150公斤。寶馬導航系統(Valtra Guide)將平均重疊率從5%降至0%。再搭配多臂分區控制(Section Control with Multiboom),農民藉由消除田邊的重疊施肥,額外節省5%。對於種植750公頃小麥的農場而言,每年可節省多達11,250公斤的肥料。

產量與獲利提升及真實投資回報率(ROI)

科技農業技術的初期投資可能看似龐大,但長期效益遠超過成本。Smart AG 的研究指出,透過使用寶馬客製化工坊的智能頂桿(Smart Top Link)提升施肥均勻度,可減少因施肥不當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相當於每公頃節省15歐元。因此,在他們研究的丹麥農場案例中,這項技術的初期資本投資可在短短兩個耕作季內回本。

寶馬客戶已經體會到回本的速度之快。挪威農民 Stig Bjørnar Ahlin 投資了一台配備寶馬導航系統(Valtra Guide)的寶馬 Q305 及搭載寶馬分區控制(Valtra Section Control)的 Amazone ZA-V 2000 施肥機。僅在施肥兩次後,他就比去年節省了7,800公斤的肥料,等同於一年節省3,580歐元!

有些情況下,也可以為舊型曳引機加裝新技術,以延長其有效使用壽命。例如,芬蘭糧食農民 Patrick Ståhls 以約8,000歐元的費用,為他22年的寶馬8400曳引機加裝自動駕駛與ISOBUS系統。Ståhls 表示:「若計算這項技術避免在田邊倒車以及每條行駛線節省的50公分重疊部分,你就能理解它如何迅速透過節省燃料和肥料來回本。而且這些技術也讓我的工作輕鬆許多。」

寶馬的科技農業解決方案,如寶馬 Connect,提供對曳引機活動與 GPS 位置的持續監控,幫助農民更有效率地管理車隊並預測維修需求。這不僅減少了停機時間,還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進一步提升投資報酬率。

寶馬客戶 Stig Bjornar Ahlin : 一位寶馬客戶站在他購買的紅色 Q305 曳引機前,他搭配使用 Amazone ZA-V 2000 撒肥機,與去年相比節省了 7800 公斤的肥料。

寶馬 8400 改裝自動導航系統 : Patrick Stahls 的寶馬 8400 駕駛艙配備寶馬導航系統自動導航與 ISOBUS 控制,費用僅為 8000 歐元。

投資科技農業技術是一項具戰略性的行動,能夠自我回本。

投資科技農業技術是一項具戰略性的舉措,透過成本節省、產量提升與獲利改善,能夠實現自我回本。隨著農業產業持續演進,採用這些先進技術對於保持競爭力與永續發展至關重要。寶馬提供的一系列科技農業解決方案,為農民在這個全新農業時代中茁壯成長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寶馬前置裝載曳引機提供更佳的油壓容量、視野與精準度

需要曳引機嗎?

需要裝載機嗎?

選擇寶馬就對了!

在 AGCO,我們始終以農民為優先。寶馬最初的理念之一,就是讓農作工作對我們的客戶來說更有效率。也就是:農民以及為農民服務的作業承包商!

Valmet(後來發展為寶馬的公司)曾與多家芬蘭企業合作,致力於讓客戶的事業更上一層樓。「前置裝載機」是當時建設國家的工作機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1980年代,農民就意識到農作工作的本質,其實就是不斷地搬運、裝載與運輸。在這樣的基礎上,來自北歐的兩大業界公司相互結合——到了1980年代末期,芬蘭的 Valmet 已能提供瑞典製造、原廠安裝的前置裝載機,作為一項完整整合的產品,在同一間工廠組裝完成。裝載機立刻成為我們產品系列中的關鍵一環。

四輪驅動對於前置裝載曳引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Valmet 大量投資於四輪驅動(4WD)概念。這個重要的基礎使得前置裝載機的構想得以順利運作,因為它讓前方搬運重物變得輕鬆。之後,重點轉向裝載機的效率。提升能力對裝載機而言是「容易」實現的,只需加大舉升缸的尺寸和材料強度。然而,大型的舉升缸需要大量的油壓泵容量。這正是 Valmet 在改名為寶馬的同時,開始積極投入改進的部分。油壓泵容量逐步提升,達到今日的水準——即使是最小型的機種,也能達到每分鐘100公升的流量。而這個整合式概念讓前置裝載機不會影響寶馬曳引機的轉彎半徑。

影片連結 : https://youtu.be/n1QMWlaD-ik

前置裝載曳引機的動力與效率,需要流暢且精準的操控。

不過,速度並非一切:同時也需要能夠流暢地控制動力。寶馬在二十多年前率先引入電子控制,成為業界先驅。在近期的世代中,我們完全整合了 CAN 總線控制的電動閥門,確保操作員無論是在快速裝載礫石,或是進行毫米級精準的棧板搬運,都能擁有最佳效率。裝載作業可以輕鬆加速。無段變速箱(CVT)以及大多數副變速機型均配備寶馬專利的油壓輔助系統,根據需求調節引擎轉速,同時保持行駛速度穩定。任何客戶在做出購買決定前,都應親自試用寶馬電子操控扶手的前置裝載機—即使是動力範圍從75到305匹馬力的機型!

高馬力曳引機適合用作前置裝載機嗎?

沒錯!甚至超過300匹馬力也適用!許多人可能認為前置裝載機只適合150匹馬力以下的曳引機,但現在情況已不同。在北歐地區,曳引機搭配前置裝載機用於除雪已經有數十年歷史,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此不同。即使是在乳製品農場,如果不需要提升到極高的高度,遙控裝載機也不一定是最佳選擇,因為它缺乏曳引機的推土機動力。因此,大型草料青貯農場會使用高馬力的前置裝載曳引機搭配青貯筒,除非規模大到必須使用工業級輪式裝載機。寶馬的多功能曳引機概念,能夠為農場帶來真正的成本節省。

更佳的視野意味著更好的人體工學。

遙控裝載機業務員常談論視野,但多數情況下,他們並未真正駕駛過寶馬曳引機。我們北歐的傳統之一就是重視人體工學,而這意味著即使在陰天,也必須清楚看見工作和工作場所!二十年前,客戶曾說:「Valmet/寶馬沒有天窗。」然而,自寶馬曳引機第四代起,前方視野就不再是問題!在我們的曳引機系列中,擁有業界最大尺寸的天窗。更別忘了擋風玻璃,不論尺寸或在任何天氣下的透明度,寶馬曳引機都表現卓越。寶馬曳引機配有大型雨刷,當然還有我們獨特的駕駛室暖氣系統。許多機型甚至可從選配清單中選擇加熱擋風玻璃!

最後,如果乳牛或肉牛農場使用量身訂做的飼料,寶馬的精準提升與裝載選項將幫助精確投放適量進入混合機。事實上,它內建非常精準的秤重系統,並結合許多其他實用功能。例如,寶馬精準提升與裝載功能中最特別的之一,就是能夠追蹤前置裝載發生的位置。如此一來,農民可以輕鬆掌握寶貴飼料的存量與使用情況——以及目前的位置。透過精準提升與裝載所監控與記錄的數據,能用於報告及精確的紀錄保存。

原廠安裝且完全整合,並提供額外選配。

由於寶馬前置裝載機是原廠安裝且完全整合,整組裝置享有統一保固,並可由寶馬客製化工坊以1比1精準配色。配備X傾斜功能,裝載機具可側向傾斜20度,提供更靈活的裝卸操作。X傾斜功能以及任何特殊油壓需求,也可由寶馬客製化工坊提供。整合式前置裝載機適用於寶馬A、G、N、T及Q系列曳引機。欲了解更多資訊,請參考我們的前置裝載機網頁,並立即申請試乘體驗。

影片連結 : https://youtu.be/ZlTqJxwp1hM

如何縮短潤滑時間並提升曳引機效率

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探討幾個實用方法,幫助您大幅節省每日曳引機維護的時間,提高作業效率,延長曳引機使用壽命,並維護其二手價值。

定期潤滑對您的曳引機的重要性

定期潤滑是任何曳引機的生命線,確保所有運動部件順暢運作,減少磨損,並最終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這不僅提升效率,也有助於維持曳引機的二手價值。

潤滑的不同方式

手動潤滑 手動中央潤滑系統 自動中央潤滑系統
傳統的手動潤滑是使用油脂槍將潤滑脂塗抹到曳引機的各個潤滑點。此方法耗時且勞力密集,且常因塗抹過量而浪費潤滑油脂。 比起傳統手動潤滑更進階的方式,是利用幾個經過精心配置的油脂注嘴,透過分配器將潤滑脂傳送到曳引機的各個部位。此方法雖然減少了部分勞力,但仍需定期手動操作。 效率的頂峰,自動中央潤滑系統能確保每個潤滑點在適當時間獲得適量的潤滑脂。該系統僅需偶爾補充潤滑脂,大幅縮短您的維護時間。

客戶故事:Reijo Vuoksenranta 使用自動化曳引機潤滑系統的體驗

認識 Reijo Vuoksenranta,他是 Vuoksenranta Tmi 的執行長,對寶馬曳引機上的自動潤滑系統有親身體驗,深知其帶來的諸多好處。

Reijo 說:「這些現代曳引機上的潤滑點非常多,約有50處以上,要手動潤滑花費的時間和麻煩都太多了。」

在切換到自動潤滑系統之前,Reijo 面臨了幾項挑戰:

  • 可靠性問題:由於缺乏適當潤滑,設備開始產生損壞與異音。
  • 安全疑慮:人工過度加油可能導致危險狀況,尤其是在高速旋轉的設備上。

自從採用寶馬的自動潤滑系統後,Reijo 已見證了顯著的改善:

  • 性能提升:「工作狀況明顯改善,轉售價值也提高了。透過正確的潤滑方式,設備的使用壽命延長了好幾個作業季,這是一筆值得的投資。」Reijo 表示。
  • 可靠性提升:可靠性大幅提升,減少了停機時間,確保運作順暢。
  • 作業安全性:自動系統可防止過度加油,避免設備過熱產生危險。
  • 節省作業時間:「人工為機器加油每次約需 30 分鐘,而且每運作 10 小時就要重複一次。使用自動系統後,只需大約每月補充一次油脂泵的油槽。」

使用自動中央潤滑系統,幫您節省寶貴時間! 使用客製化工坊(Valtra Unlimited)的中央潤滑系統,每年可節省約 **21.5 小時** 的作業時間!*

中央潤滑節省時間範例

使用客製化工坊中央潤滑系統,每年可為平均 Q 系列操作者節省約 21.5 小時 的工時!*

*根據寶馬的遠端監控數據,Q 系列曳引機在 2023 年的平均運行時數為 612.9 小時。若每運行 10 小時需手動潤滑一次,每年約需進行 61 次潤滑作業,總共約需 30.5 小時的工時。相較之下,補充中央潤滑系統的油槽僅需約 0.75 小時,且一年大約只需進行 12 次,總共約為 9 小時的工時。

曳引機中央潤滑系統的好處

持續且均勻分布

中央潤滑系統在作業過程中持續分配油脂,確保曳引機活動部件得到均勻潤滑,這是人工潤滑無法達成的。持續的潤滑可將曳引機從道路、田地或農場帶來的污垢和碎屑推出,保持零件更潔淨且運作更有效率。

減少維護並提升安全性

自動系統減少了人工加油的頻率,縮短維護時間。同時避免了操作人員在潤滑難以觸及部位時所面臨的安全風險,使整體作業更加安全。

潤滑量最佳化

透過維持最佳潤滑量,這些系統能防止潤滑不足或過度。不僅延長設備壽命,也確保設備達到最佳效能,並有效避免浪費。在某些情況下,潤滑用量甚至可減少高達50%。

提升機器可靠性

持續穩定的潤滑意味著較少故障與維修,讓機器更加可靠。這種可靠性轉化為更高的生產力及較低的營運成本。

節省維護時間、提升效率並保護曳引機轉售價值的解決方案

寶馬寶馬N、T、Q及S系列曳引機提供中央潤滑系統。由可信賴的合作夥伴SKF所提供的潤滑系統,均於寶馬位於Suolahti的客製化工坊安裝,並享有寶馬原廠保固保障。

為何曳引機潤滑系統是值得的投資

投資寶馬高品質自動中央潤滑系統,不僅節省時間與人力,還能保護曳引機的轉售價值。保護您的新曳引機,請立即向您當地的寶馬經銷商詢問由SKF Lubrication提供的寶馬潤滑系統。

觀看:客製化工坊中央潤滑系統

連結 : https://youtu.be/ID7xs6dMs_k

SKF潤滑系統源自瑞典,專注於先進的潤滑解決方案。他們的系統確保曳引機的每個活動部件在正確的時間獲得適量的潤滑,提升性能並延長機器壽命。SKF以創新與可靠性為核心,持續引領潤滑產業的發展。